亚博电竞网站-亚博bbin真人

游戏硬件

实现固态硬盘自由却遇火花四射?分清接口很重要-亚博电竞网站

精神小伙终于实现了自由,通电瞬间火光四射烟雾缭绕为哪般?正所谓一通操作猛如虎,电源硬盘全带走。固态硬盘不能闭着眼乱买,不仅要清楚自己的主板是用的是哪种接口,安装时更要具备一定的硬件知识和靠谱的动手能力。

更不要相信大力出奇迹,不然轻则设备无法识别,重则接口灰飞烟灭。

现在最常用的固态硬盘接口为sata和m.2接口,不仅外观差别较大,速率更可能会有五六倍的差距,这是因为接口带宽也是制约固态硬盘性能的重要因素。除了sata和m.2,回望二十年,固态硬盘接口形式远比你想象的要“缤纷”,下面我们就来个编年史般的大回顾。

ide(pata)接口

主流观点都认为sata是最早固态硬盘接口类型,但实际上实用化的固态硬盘可以追溯到ide时代。ide接口也称为ata接口,因为使用16位并行传输方式,所以也被称为pata(并行ata),接口采用40针结构,传速度最高也只到133mb/s,但直到奔腾4时代还在使用。

这也意味着,该时期固态硬盘速率比机械盘快不了多少,而且十分罕见,较高的成本和不高的容量,基本用在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控设备上。为了与机械硬盘区分,行业内普遍叫它电子盘,接口形式为40针孔的大插头并有防呆设计,直接插在主板上使用。

除此之外,ide接口还有两个小弟,分别是cf和zif。

cf(compact )接口

对于摄像摄影爱好者来说,cf卡一定不陌生,例如佳能单反相机直到5d2和50d时期还在使用,但更多还是用于工控领域。cf卡同样遵循ata标准,但接口是50针。

大部分用户认为cf卡和sd卡都属于存储卡,只是接口类型不同。但cf卡内部由控制器和闪存芯片组成,是一块标准的固态硬盘。

zif(zero insertion force,零插拔力)接口

该接口由东芝发布,应用于1.8寸的微硬盘上,同样多用于工控设备,但一些数码产品也有所配备,例如苹果ipod classic系列音乐播放器,索尼更是推出配备zif固态硬盘的超薄笔记本电脑。

和ide接口相比,zif接口不仅体型更小,物理结构也完全不同,所谓零插拔力接口实际上就是现在比较常见的fpc软排线接口,内部40pin触针表明它同样符合ata规范。

sata 接口

由于ide接口性能严重落后,奔腾4中后期的主板开始配备带宽更高的sata接口。sata接口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,最新的sata 3传输带宽达到了6gbps。外观相对于ide接口显得十分迷你,内部的“l”型防呆设计杜绝了插反的可能性。

sata3的接口带宽应用于机械硬盘基本足够,而对于固态硬盘来说早已成为瓶颈,但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兼容性,使得sata固态硬盘成为老旧电脑最低成本的升级方案。

另外,sata接口也有两个小弟,分别是lif和msata。

lif(low insertion force,低插拔力)接口

lif接口被广泛认为是苹果早期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的专用硬盘接口,但东芝随后也发布了lif接口的1.8寸机械硬盘。至于用途,基本也是工控领域和几款超薄的笔记本电脑,和zif接口的固态硬盘一样罕见。

和标准sata接口相比,lif外形与zif更为接近,所谓低插拔力也是使用fpc排线链接,只是接口和排线的固定方式有所不同,但大家记住它符合sata规范就可以了。

msata接口

msata接口是标准sata的迷你版本,但使用该接口的固态硬盘身形也更小,广泛应用在工控电脑、教学一体机和一些笔记本电脑中。外观看msata采用了mini pci-e接口形态,但速度和sata完全一致。

因为msata引脚与mini pci-e兼容,有些主板可以同时兼容这两个协议,既可以安装msata固态硬盘,也可以安装无线网卡和3g/4g无线上网卡。

aic/pci-e(pci-eexpress)接口

aic接口其实就是标准pci-eexpress接口。pci-express实现了主板总线的统一,根据总线位宽不同,可分为x1、x2、x4、x8和x16,例如x16插槽用于显卡,x1接口用于独立声卡、独立网卡等设备,而固态硬盘通常使用x4接口。除了带宽更高,pci-eexpress还能与cpu直接通信,为今天的host memory buffer(hmb)主机内存缓冲技术打下基础。

aic接口固态硬盘最早也是应用在服务器领域,采用原生的pci-e接口,较大面积的pcb也可以做到更大的容量,在企业级产品中很早就出现了tb级别。

目前pci-eexpress标准已发展到今天的3.0和4.0,5.0也普及在即。版本越高单个通道的传输带宽就越高,例如pci-eexpress 4.0 x4接口最高可达64gbps,相对于sata最高的6gbps来说是个恐怖的存在。另外,pci-eexpress命名方式也有所变化,例如pci-eexpress 4.0 x4改叫pcie gen4x4。

除了aic,pci-eexpress接口还有两个小弟,分别是m.2 m-key和u.2。

m.2接口

m.2接口是当下最为流行的接口,其前身为 ngff(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),目的是取代mini pci-e和msata接口。但该接口稍微复杂,简单来说m.2有b-key和m-key和bm-key三种规格,从外观看就是插槽内隔断的不同,b-key支持ahci协议,也就是走的sata通道,m-key支持nvme协议,走的是pci-eexpress通道。而bm-key理论上同时兼容这两种协议,甚至还有usb,例如m.2接口的无线网卡,wi-fi功能走的是pci-eexpress通道,而蓝牙和lte功能走的是usb通道。

同规格的m.2接口和aic接口相比仅是外观不同,通过aic转接卡老主板也可用上m.2 nvme固态硬盘。而2230、2242、2260、2280、22110这些数字其实是固态硬盘的pcb长度和宽度,市场主流规格为2280,22110规格则多用于高端主板或者服务器。

u.2接口

u.2接口的固态硬盘比较少见,基本用于服务器中,但也可以通过转接卡或转接线在普通pc上使用。外观看u.2接口与sata很相像,而且硬盘尺寸通常也为2.5寸,但金手指中部有凸起并额外多了一些触点,而且走的也是pci-e通道。理论来说和m.2、标准pci-eexpress接口仅仅是外观的不同。

二十年弹指一瞬,固态硬盘接口终于在sata和m.2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。随着amd发布了最新的锐龙处理器,一大波pcie 5.0固态硬盘即将到来,速度相比主流的pcie 4.0将再次实现翻倍的超越。当然,无论是pcie 3.0还是4.0,还是即将到来的5.0,m.2接口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仍将是承载它们的主力接口,而sata终有一天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。

展开全文

[经销商] 

[产品售价] 

人赞过该文
内容纠错

相关电商优惠

1749人评分
99%好评
1749人评分
99%好评
1249人评分
99%好评
2775人评分
99%好评
1249人评分
99%好评

评论

还没有人评论~ 快来吧~

读过此文的还读过

点击加载更多

发评论,赚金豆

收藏 0 分享
亚博电竞网站-亚博bbin真人论坛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

更多频道

频道导航
辅助工具
网站地图